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 > 教学计划

一年级教学计划

时间:2025-01-02 11:04:22
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通用7篇)

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通用7篇)

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翻开新的一页,该写为自己下阶段的教学工作做一个教学计划了,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教学计划1

一、单元内容

本单元包括《家》、《东方明珠》、《秋姑娘的信》、《看菊花》四篇课文和练习3。

二、单元目标

1、认识本单元57个生字,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2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3、能有感情地背诵课文,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4、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增加语言积累。

三、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优美,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懂得朋友间要相互关心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1、通过课文学习,了解人们喜爱菊花,不仅因为它好看,更因为它有不怕冷的品质。

2、通过各种训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语言的能力。

五、单元课文间的联系

四篇课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文中生字由易到难。课文内容都是以体现优秀品质为主。

1、《家》中体现了保护环境,热爱祖国家园的思想感情。

2、《东方明珠》中体现了我们国家的骄傲,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秋姑娘的信》在了解自然常识的同时,学会关心他人。

4、《看菊花》学习菊花不畏严寒的优秀品质。

六、课时安排

《家》两课时。

《东方明珠》两课时。

《秋姑娘的信两课时。

《看菊花》两课时。

《练习3》三课时。

  一年级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共33个,很多孩子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大部分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文化素质低下,以致本班的孩子大部分学习习惯差,个性强。再加上一年级孩子特别好动,班级纪律性较差,这都给有效管理班级和正常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由于幼儿园的受教育差别,我们班的孩子对于拼音的原有水平是参差不齐,这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三、学习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四、教学注意点:

1、在拼音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插图,在语境中学习,培养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在发现学习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在游戏中学习,体验学习的乐趣。

2、识字、写字教学中,学生要掌握认字要领,不做过多的结构分析,根据识字规律,不过早脱离语言环境,承认学生差异,不追求课课清,人人清,转变学习方式,不局限教材课内识字,加强语言积累。

3、阅读教学要落实识字、写字,重视朗读教学,强化语言积累。

4、语文园地要注意题型变化,重视积累语言,引导课外延伸。

5、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互动性,并注重儿童的童趣,创设情境。

五、教学措施:

1、正确地把握好语文教育的特点,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在教学中,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习思维。课堂上尽量创造机会,用优生的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

3、合理地安排时间,开展“优差生互助”、“个别辅导”、“小组合作学习”等形式,以达到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4、多以激励的评价方法,采用多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兴趣。

5、引发学生多阅读课外读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6、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

  一年级教学计划3

一、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5人,男生20人。他们的年龄在7周岁左右,他们个个天真活波可爱。该班优秀生占20%左右,中等生占半,其余是差生。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能集中精力听课,自学能力较强,但也有极少数同学上课思想不集中,爱做小动作,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成绩较差。主要原因是他们贪玩,受当今社会的影响。在家娇生惯养受到当今经济大潮的影响,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样给本人的教学带来了难点。针对以上情况,本人会想方设法,因材施教,尽心尽职地完成该学期的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春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广泛,避免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 ……此处隐藏1053个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9、语文教学中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学习语文。

  一年级教学计划5

一、指导思想:

培养阅读习惯是学好语文的首要前提,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注重阅读和积累是当前语文的教学重点。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培养新时期的合格人才,学校正在开展书香校园的阅读专题活动,针对此次活动,我制定了这份阅读计划。

二、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进入学校学习时间不长,只学习了拼音和少量的生字,识字能力有限,因此课外阅读的开始阶段需要教师的指导及陪伴。教师要多为他们朗读令他们感兴趣的作品,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目标:

1、开拓阅读面,激发阅读激情,降低理解度,提高阅读质量,懂得选择合适的书籍。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和能力。在阅读时间、形式、速度、方法、内容诸方面都能有较大的突破;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获得多种信息,获得独特体验。

4、培养学生的智力水平。在语言得到丰富积累的`同时,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具体措施:

1、坚持每天中午利用看护前的十五分钟为孩子朗读,内容选择孩子感兴趣的童话和寓言故事。

2、坚持古诗诵读,让孩子们不时温习一年级必背古诗,还可以进行与课文相关的古诗拓展。

3、坚持亲子共读,达成家校共识,每天家长坚持陪伴孩子读书至少15分钟。

4、坚持积累成语,每逢周二和周四进行积累后的交流。

5、坚持写话训练,每逢周一、三、五为写话日,学生可以自选写话内容,也可以根据老师提供的话题进行写话。

  一年级教学计划6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16人,其中男生6人,女生10人,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知道该怎么读,怎么样才能读好,做到正确流利,并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在这学期的海量阅读教学中继续培养他们阅读兴趣和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更上一个层次。进一步学儿歌,朗读儿歌,感受儿歌带来的乐趣,培养他们从小阅读的良好习惯,为以后的阅读打好基础。

二、阅读内容:

《互动操》、《学写字》、《上课教育儿歌10条》、《校园文明歌》、《上课歌》、《阳光十点儿歌》、《我能行之歌》、《课间儿歌》、《说轻松》、《学写字》、《十六点儿》、《快坐好》。

三、阅读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读儿歌的方法,能巧用节奏、表演、唱歌等形式来诵读儿歌。

2、培养学生学儿歌,爱儿歌体会儿歌带来的快乐。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减轻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提高阅读学习效率。

6、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孩子们的书香人生奠定基础。

四、阅读重点、难点:

(一)重点:

1、培养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2、培养说普通的的良好习惯。

(二)难点:

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说话能力。

  一年级教学计划7

针对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和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需求特制定以下阅读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认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阅读的重要性。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课外活动。”并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如此要求: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初步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4、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由此可见,激发孩子阅读兴趣,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对一年级孩子的重要工作。班级读书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而开展的。

二、读书目标:

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让学生在读书中体验到读书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三、读书口号:

我读书,我快乐!

四、建立书香家庭

1、让孩子闻到书的香甜,点亮孩子阅读的心灯。

告诉孩子书是香甜的。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必须先点亮儿童阅读的心灯。让学生学会用眼睛阅读、用耳朵阅读、用嘴巴阅读、最终达到用心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为孩子建立小书柜,配合孩子的成长尽可能的充实相关图书。(选择以下图书)

先图书要有内容明确的画面,下方配有简单的一两句话,字要大一些的。不一定要有拼音。印刷一定要清楚,色彩要和谐。内容不确定,可随孩子们的喜好,自行选择,科普、童话、神话、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均可。

然后是儿歌、童谣、谜语、古诗,这都是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内容。如果孩子喜欢卡通,家长要帮他们选择健康的内容,但不鼓励阅读。

3、指导阅读方法,让家长有法可寻。

向家长推荐好书,家长孩子进行亲子阅读。教室的学习园地里经常介绍关于阅读方面的小知识,如阅读节的来历,阅读小贴士、保持阅读时的正确姿势等等。将读与说紧密结合,不赞成一年级的孩子做读书笔记,或带着其他任务,这一阶段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爱上阅读。

每天早读前5分钟,我为孩子们大声地朗读优美的篇章,或讲一个动人的故事,以此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五、建立书香班级

1、每周一节阅读课,与学生一同阅读,把适合一年级小朋友特点的图书推荐给他们,与他们同看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

2、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来学校做故事妈妈故事爸爸,推广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3、在班级上课外阅读指导课,开展绘本阅读。

4、一、二、三、五,4个早自习有指定的晨诵领读员带领孩子们背诵校本教材《小学生经典吟诵》。

5、充分利用图书室,班级学生定期从学校图书室借到图书阅读。今年全校重新统一制作借书卡,到图书室借自己最喜欢的书,利用午间阅读时间在教室里读。

六、评比汇报。

学期结束进行优秀书香家庭、超级小书虫等评选活动。邀请家长共同参与。

1、家庭阅读记录评比。比一比谁读的书最多,谁的收获。

2、介绍我的小书架。学习整理书籍,并与其他孩子进行图书交流。同时,将优秀家庭的图书信息传递给其他家长,以促进书香家庭的建设。

3、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家长和孩子向大家展示阅读情况,交流读书方法,推荐孩子们喜欢的书籍。

《一年级教学计划范文(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Copyright © 2025 乐投语文网 www.imtaoke.com 版权所有